让久藏深闺的传统刺绣技艺“活在当下” ——东华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8-06-02   浏览次数:719

与高定礼服结合的锡绣礼服,与设计师品牌合作的侗族绣花包,甚至还有与当地名茶联合开发的马尾绣茶具,与主题酒店共同出品的雷山刺绣靠垫……61日,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东华大学优秀成果展览暨动态秀上,刺绣传承人们在T台上亲自演绎本民族服饰拉开成果展序幕。原生态贵州刺绣经现代设计语汇重新诠释,成为年轻人个性消费的畅销品,久藏深闺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在了当下。

(非遗研培成果动态秀)

(非遗研培成果静态展)

据悉,东华大学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首批57所参与院校之一,自20169月以来,已举办《传统刺绣创意设计》非遗培训班1期、研修班3期和师资培训班1期,培养非遗传承人群上百人。

让年轻人爱上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其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文化功能、审美功能和经济价值,只有让年轻人理解和喜欢,才能一代代活态传承下去。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东华研培班通过经典赏析、市场调研等多种渠道,为非遗传承人们拓眼界

(学习海派时尚品牌产品研发技艺)

比如在《世界经典纺织品图案赏析》课上,学一学爱马仕这样的经典品牌如何让延续百年的标识图案与当下的流行文化对接,一直葆有鲜活的生命力;去上海博物馆、苏绣博物馆等实地观察其他民族的艺术臻品,触类旁通;去新天地、田子坊等创意园区和上海滩、龙凤旗袍等海派时尚品牌调研时尚产品开发,尝试跳脱祖传下来的大红大绿、原模原样照描的固有配色和刺绣工艺,通过材料、色彩、造型的变化,使之更符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终于,来自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苗族姑娘潘凤英,在苏绣博物馆一副讲述上古故事的刺绣艺术品前,兴奋地告诉带队老师,我爱上刺绣了!潘凤英在校专业就是工艺品设计,天天和刺绣、银饰、蜡染打交道,可是从小就看着妈妈给自己绣嫁妆的潘凤英之前并不喜欢刺绣,因为太耗时、太枯燥了,潘凤英之所以对刺绣的态度有这样180度大转变,要感谢非遗研修多门课程的耳濡目染。

柳胜,是研培班唯一的男生,也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彝族乡剪纸工艺第四代传人。刺绣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剪纸,把剪纸贴合在布样上,才能沿着纸样开始绣。因为是男生的缘故,虽然是祖传的手艺,但指尖上的活计也很考验柳胜的耐心。在研培班指导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下,老鹰这类象征彝族男人守护家乡的精神图腾出现在柳胜的剪纸作品里,让秀美的贵州刺绣更添英气。柳胜的优势是抬手就能剪,随手就能画,指导老师傅婷希望柳胜能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在传统图案基础上结合当下生活再创作,将剪纸作品的块面感和刺绣工艺的细腻线条感结合,这样的话服饰品传达出来的形式就不单单是所谓的时尚和好不好看,而是由文化传达出来的浓郁的民族风格,有风格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受到启发的柳胜尝试把原来象征多子多福儿孙满堂的吉祥石榴花图案里的单色块填充的石榴籽改成象征美满生活的勾线桃花,像江南漏窗一样,让画中有画、景中有景,虚实相间。

让传统技艺活在当下

如何让非遗刺绣技艺活在当下,是东华大学研培项目艺术总监、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冯信群教授思考最多的问题,只有让非遗文化的内涵元素、技艺和脉络与当代人的生活产生密切关联,符合当下时尚审美、大众生活,乃至国际流行文化所需,才有可能发扬光大。

(研培班非遗传承人与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结对创作)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陈彬教授在研培班整体课程体系设置之初,就特别注重实践表达环节。在刺绣元素在时装设计表达等课上,他手把手、分步骤给设计零基础的学员们详解如何把一个传统刺绣图案从材料、色彩、构图上进行举一反三,实现在现代产品中的系列化应用。研培班特别设置了非遗实践课堂进工厂环节,学员们在东华大学的课外教学实习基地里尝试在皮革等各种不同载体上刺绣,探索更多产品延伸的可能。学校更召集了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与20位非遗传承人结对共同创作。跟潘凤英一起合作的是服装设计专业研一学生刘认,刚开始两个年轻人的合作并不顺利,时或刘认因为对苗文化不了解,无从下手设计,又或者潘凤英无法把刘认的创新设计稿落实在绣片上。在研培训班老师启发下,两位年轻人尝试对刺绣元素删繁就简,打破苗绣对称的形式,用透明塑胶(TPU)作为绣片基材,表达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相互渗透和碰撞的寓意。

通过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开设的系列课程培训,让研修学员们在学识、眼界、技艺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首届研修班学员即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共同设计制作完成结业作品,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等地展览,让传统的贵州刺绣与当代时尚融合走向世界舞台。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袁孟红认为,高校专业师生与传承人群增进了互动,高校与地方社区文化的联系更为密切,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文化传承能力也得到加强,非遗研培对高校艺术学科发展和艺术人才培养同样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指尖经济助力精准扶贫

2017年秋季研培班的班长,同样来自黔东南苗族的张婕,已经有快40年的绣龄了,在当地有了自己的店面和工厂,年利润达七八百万,是刺绣传承人中的卓越代表。张婕致富后不忘乡亲,她最大的心愿就是用在东华大学学到的最新的知识,创作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走出黔东南,回去我要好好把培训中心办好,而且要免费培训,因为只有召集到好的绣娘,让大家都有活干、有钱赚,刺绣的手艺才能一代代传下去。”2018年春季研培班的班长、贵州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品牌梅子留香创始人陈梅则更往前走了一步,来到东华大学的研培班,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而且技艺精湛的小伙伴,贵州山高水远,刺绣的家族作坊都相隔甚远,我们亟需合作平台!风风火火的陈梅说干就干,准备发起成立贵州刺绣大师联盟,并且在研培期间就已经向研培班同学贵州省册亨县布依祐坊刺绣合作社负责人骆美井、册亨县圆梦锦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国秀等下了多批订单。贵州刺绣文创产业链初见眉目。

学员王琴的家乡册亨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服饰之乡,还有创下基尼斯纪录的布依转场舞。可这个家家都有织布机,人人会跳转场舞的地方,个个会针功夫的留守妇女却很多都是老大难的贫困户。已经靠卖绣品有了稳定收入的王琴开设了锦绣坊,集中了60多个在家的留守妇女来锦绣坊上班,带动了附近3个村的300多个妇女在家灵活就业,帮助了6户精准极贫户增收脱贫,平均每人每月增收3千到5千元不等的收入,绣娘们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边唱山歌边织布。王琴也被大家伙选为县人大代表,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来自黔西南万峰湖的布依族姑娘岑开连,虽然年纪轻轻,也已经创办了一家锦绣坊,专做布依族特色贴布绣。贴布绣将贴花布按图案要求剪好贴在绣面上,也可在贴花布与绣面之间衬垫棉花等物使图案隆起而有立体感,贴好后再用各种针法锁边。依托钓鱼天堂万峰湖丰饶的旅游资源,岑开连的锦绣坊产品销量很可观,每年的全国野钓大赛期间更是供不应求。

王琴和岑开连并不满足于此,跟着研培班老师去看了很多原创工作室的产品,她发现手包、高跟鞋、家居用品,很多时尚产品上都能搭配刺绣来做,东华大学老师们在时尚买手讲座、时尚非遗产品产销管理等课上详细讲解的互联网营销更是让她们大开眼界。回去以后,一定要改变我落后的思想观念,要在电商销售、客户需要、旅游产品加工等方面做细,发动在家的妇女,做好客户喜欢的产品,通过县电商交易平台,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发挥我们妇女在脱贫攻坚作用。

(刺绣产品延伸市场调研)

经过研培的刺绣传承人们对走出贵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渴望越来越热切。回到家乡的传承人们在运用所学积极投身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擅长的是做本民族常用的一些物品,要细分和拓展品类,让更多都市人接受自己的产品,从设计理念到物材选用再到市场推广,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很多,并且每一位研培班学员从业方式也各有不同。为此,研培班虽然暂告段落,但东华大学研培班的老师们并未停下脚步。从热闹的旅游地凯里到僻静的侗乡山村,研培班管理老师杨洁等和课程老师们一起逐一踏访学员们的家乡,深入学员们的生活,并且通过微信、电话等各种方式跟学员长期保持日常交流。东华老师们悉心解决学员们在拓展产品线过程中在款式、色彩、售卖方式变更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员们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加入当代人乐于接受的元素,形成从设计到生产再到营销的完整文创产业链,让更多人从了解贵州文化开始喜欢上贵州刺绣,让贵州刺绣在千家万户的生活中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文化是星,提醒我们仰望天空,文化自信是复兴强国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东华大学将积极发挥纺织、服装、染整等学科专业技术优势,通过开设服装服饰大师班进一步加强研培计划层次性,进一步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使之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借力上海文创50的东风,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

摄影:张芸等撰写:段然信息员:段然编辑: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