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号上午10点多,“非遗研究与田野作业”学术研讨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第三教学楼8楼会议室进行。研讨会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主办,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协办。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柯玲主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郑土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发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徐赣丽教授作主旨发言;东华大学服装学院陈庆军教授、《非遗传承研究》杂志副主编、上海师范大学戴建国副研究馆员作田野实践案例分享。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老师、东华大学科研院王熙元处长、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陆琪雯,以及来自沪上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硕博研究生参会。令人惊喜的是,研讨会预设的线上会议室里也是济济一堂,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百多人在线上参会并互动。最后,文化学者项兆伦老师作了点评和总结。
柯玲教授指出了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既是呼应当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热点,更是非遗学术研究的立身之本。她幽默地指出,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基本都是“田野达人”。
第一位主旨发言者郑土有教授,来自复旦大学,身兼中国民协副主席、上海民协副主席等职,题目为《田野与非遗的关系》。他首先指出了“田野是非遗的沃土”,因为非遗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呈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非遗来自生存的需要,是民众经验智慧的结晶,是广阔的田野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并结合自己长期的田野实践,揭示了非遗研究者既有“从田野发现非遗”的慧眼,更有“从田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职责的理性思考。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作主旨发言)
第二位主旨发言者徐赣丽教授,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题目为《田野,不止是“脚的艺术”——田野作业方法刍议》,主要就田野作业方法进行了分享。指出田野作业是脚的艺术,要多走、迈开腿,才有可能发现田野点,但并不止于脚的艺术。田野还是眼的艺术、耳的艺术、嘴的艺术、脑的艺术和心的艺术。需要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发问、善于沟通,并且在依靠眼、耳、嘴感官作为工具来获取信息之后,还需有问题意识和理论提升的能力,才能使田野的资料成为研究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 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徐赣丽教授作主旨发言)
第一位田野实践案例分享者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庆军教授,他分享了《设计与田野——东华大学乡村设计实践》,结合设计学学科专业特点和乡村设计的一个个生动案例,介绍了自己的团队如何结合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设计,从而逐步实现艺术服务乡村文化建设,服务于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的切身体会。陈教授激情洋溢地介绍了:浙江省宁海县涨坑村的“乡村武林大会”、“乡村可以是时尚的秀场——之禾服装秀”、“乡村可以是演唱会的现场——罗大佑演唱会”、“乡村可以是新消费的场景——民宿、酒吧、书店”、“乡村可以是研学课堂——国学·力洋孔”等等成功案例及所引起的广泛的社会反响。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陈庆军教授作田野实践案例分享)
第二位案例分享者为上海师大的戴建国教授,以自己正在进行的沪乡文化调研项目为案例,分享的题目是《当地人的田野、对外开放的田野》。聚焦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的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与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名单,进行抽样走访。对于“沪乡文化”,通过围绕不同沪乡的自然资源禀赋、文旅开发现状、传统民俗挖掘与资源化等具体议题进行探究。田野调查围绕围绕着沪乡特色的民间故事与传说、村落建筑、方言与歌谣、气候与作物、家用农具、特色民俗活动、村约民规、旅游开发项目、品牌建设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分享了田野作业,做好当地人的田野之外,我们更需要开放式的田野。
(《非遗传承研究》杂志副主编 上海师范大学戴建国作田野实践案例分享)
最后,项兆伦老师总结发言,他首先表达了自己对研讨会主题的浓厚兴趣,高度评价了田野作业的重要性,现场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非遗市场化问题,指出并不建议很多非遗去市场化。同时,结合高校非遗研培计划实施当中,指出研培计划强调研培前的调研和研培后的回访反馈,就是为了要帮助传承人“知当地事、知当地文化、发现当地之美”,研培人应双脚踏在实践的大地上,加强对研培对象所在地的文化的研究,这样才能提升认识、提高研培效果。
(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老师作总结点评)
近两个小时紧张激烈的学术研讨匆匆结束,意犹未尽的线上参会者还不断有继续申请开放收看云录制权益。广阔田野,大有可为,东华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已成立五年的非遗教育研究中心一直探索用好研培计划,努力实现研培并举、研培相长,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研培师生正共同努力、携手前行,也希望得到更多同行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