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学术论坛系列讲座报道(十一)
  发布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367

1116日和1123日下午,来自服装设计与工程系的丁雪梅教授、王革辉教授、王建萍教授,以及服装艺术设计系的王云仪教授,在三教8楼会议室分别为学院师生作了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学术论坛讲座,学院各系部教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70余人参加,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丁雪梅教授讲座主题为“纺织产品环境影响核算与评价”。她结合团队在纺织行业环境可持续发展领域12年的研究积累,与现场师生交流了纺织产品在环境影响核算与评价过程中,因纺织产品生产链条长、企业加工模式差异大、投入(能源、物料流)和产出(过程产品流)环节复杂、共用共生数据交叉且企业计量粗放,导致纺织产品环境影响的核算与评价面临难测度、难量化、难应用的技术瓶颈。同时,分享了团队通过解构纺织产品、工艺链段、工序单元等各级模块能源、物料投入和产出关系与影响因素,将复杂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环节分解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及明确特定功能的足迹核算单元模块,构建足迹模块数据库,通过模块调用、链接,实现纺织产品环境影响的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查。团队相关研究成果为纺织工业绿色发展、“双碳”达标提供技术支撑。



王革辉教授的研究聚焦于PhabrOmeter(丰宝仪)织物感官性能评价系统用于对织物手感、悬垂性和折皱回复性的评价及应用情况。讲座从PhabrOmeter简介、测试结果的重复性研究、测试指标物理意义的探讨、测试条件设置的合理性探讨、结论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展开。通过采用丰宝仪和对比仪器对大量织物的测试和对比分析,探讨了丰宝仪的测试指标的含义、测试条件设置的合理性以及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以期为更好地使用丰宝仪提供参考。



王建萍教授做了主题为“无缝针织工艺技术的创新探究与挑战”的讲座。她首先通过小视频全面介绍了全成型针织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使现场师生对全成型针织工艺技术建立了生动形象的认知。然后基于市场需求和无缝针织特性,从无缝针织服装定义出发,详细介绍了世界前沿无缝针织服装现状,并以裙装设计案例为切入点,分享了全成型针织工艺技术的创新与挑战。在讲解的过程中,王建萍教授还分享了由团队成员设计完成的多件全成型针织服装样品,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进一步加深了对全成型针织工艺技术的理解。



王云仪教授致力于功能服装的设计研发与性能评价,本次主题为“服装防寒功能需求及工效评价方法”的讲座。她针对防寒服的功能设计及评价进行了讲解,就“为什么要防寒”、“服装如何发挥防寒作用”、“面对不同寒冷环境,该如何防寒”、“怎样设计防寒服”以及“怎样评价防寒能力”等问题,结合以往的研究工作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沿,一一做了科学分析。她还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一些新型防寒材料及复杂冷环境下的防寒服创新设计方法。另外,根据正在进行的智能防寒服的探索研究,分享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看法。

四位教授对研究方法的独到见解给予现场师生诸多启发,她们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也师生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四位教授丰富精彩、形象生动的讲座也是一场难得的教学示范课,使现场的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收获颇丰!